- 行業觀察
- 印刷企業信息化的標準:你屬于哪一段?
- 下載|收藏|交流
-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,請轉發給您的朋友;如果想了解更多資訊,請訂閱“智慧印刷”。
- 易印網絡科技------印刷簡易之道!
- TEL:0574-89079259; 微信公眾號:智慧印刷 官方網站:www.33665511.com
- 微博官方帳號:智慧印刷 QQ:3174556895(智慧印刷)
受互聯網等IT技術沖擊,加上宏觀經濟委靡不振,很多印刷企業面臨生死存亡,亟待轉型升級。行業人士共識,印刷轉型升級必須依靠IT技術,管理信息化是IT化的基礎工程。企業如何進行信息化建設?
中國印刷行業的最大問題是缺乏標準。同樣,目前印刷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也沒有標準。
不同工廠有不同的需求,工廠不同的階段,對信息化程度的要求也不一樣。本文試著給印刷企業信息化建設建立標準,方便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進行方案選型時可以參照:我到底要做成什么樣子?同時給企業指明信息化建設的方向:我以后要做成什么樣子?
當下,印刷企業搞印刷化建設工程有這么幾個途徑:一是請軟件公司定制開發,二是購買市面上的所謂成套的印刷專業ERP,三是委托SAP、用友、金蝶這些大牌公司利用通用ERP產品進行改造。這三個途徑各有利弊,但是鮮有成功案例,其中原因不在本文討論范疇。
大家都很清楚,企業成功實施信息化后將獲得巨大的生產力。印刷行業要推動信息化建設,當務之急,要先建立標準。
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工程,一定是分階段按步驟進行的,很難一步到位。特別是高速發展變化中的企業,隨著企業業務形態和管理模式的變革,信息化系統也要隨之改變。因為系統是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的,而不是企業去適應系統。當然,作為一套優秀的管理軟件系統,他蘊含著先進的管理思想,能指導和幫助企業優化管理。
印刷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做成怎么樣才算是成功了?所謂成功,是基于你的目標,你的目標達到了,就算成功了。那我們如何來建立目標?有了標準,我們就可以設定階段性目標。
我們試著將印刷信息化工程分為五段,每一段都有一個明確的標準,供印刷老板參照。
未入門級工程:
軟件系統的功能只能實現開施工單,或者說軟件功能不少,但用起來很麻煩,用戶僅僅能實現開施工單的功能,和能統計業務量,僅此而已。
點評:10多年來,很多印刷企業花錢化精力上ERP,最終留下一個半拉子工程,就是這個狀態,點評為一個字:冤!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,談“ERP”色變。
一段工程:訂單管理+施工單+進銷存
低級標準:有業務訂單管理,有生產施工單管理,有物料和成品進銷存管理,有應收應付賬目,可以進行簡單分類統計。但是,開施工單時無法直接關聯庫存動態,需要切換界面到庫存系統查詢,業務、生產出入庫沒有進行信息自動關聯,需要人工刷新和提取。
點評:這個只是入門級水平,這樣的系統對操作人員的執行力要求非常高。通常的用戶癥狀是庫存經常不準,張冠李戴。如果操作人員經常更換,那就剩下個開單系統了。
高級標準:在開業務訂單時就能知道實時的成品庫存;在開施工單界面就能獲取原料動態庫存信息,包括實時存貨數、計劃占用數、采購和退貨在途數。系統的任務信息是自動推送的,環環相扣,動態關聯(就是上道流程要將任務自動推送給下道流程,下道流程的工作進展要自動反饋給上道)。這樣就能提升部門之間的協同能力,而且保證數據信息是完整的,不致于“斷鏈”。
點評:能做到這些,我們大部門老板就基本滿意了。但是,遺憾的是這樣的成功案例也所見不多。
二段工程:訂單管理+生產計劃+進銷存+生產過程管理
低級標準:在一段工程的基礎上,增加生產管理模塊。由專人進行信息錄入,將生產任務有沒有完成,誰完成的,損耗多少等信息往系統里錄入。能生成員工工作量報表,也可以生成計件工資。
點評:今天的單據明天錄,上午的單據下午錄,生產信息是滯后的;錄入過程枯燥乏味,很容易搞錯。一群錄單員,一堆紙單據,成本高,不環保。
高級標準:信息化觸角深入到基層崗位,生產任務進程信息由一線工人直接錄入,系統自動采集,并動態反饋給相關管理人員(由管理者對數據進行審核)。
系統流程機制:一筆業務訂單從核價、報價、確定后,進入生成流程,進行工藝規劃,制訂工程單和生成采購外協計劃,之后任務通過系統自動分發到采購和相關生產部門。生產管理者通過排產試算系統將任務分發到印前、印刷、倉庫、切料、印后、外協和質檢等各個工作崗位。各個崗位的工作進程信息自動反饋,整體共享。如果業務訂單和生產工程有變化,變化信息能通過系統及時調整并通知到相關崗位。
點評:信息動態自動反饋,一切盡在管理者掌控之中。無須加人,無須信息轉接,無紙化管理,節人環保。生產管控全過程信息化,部門之間高效協同,提高效率,確保訂單準時交付。
三段工程:核價報價+訂單管理+計劃中心+進銷存+精細化管理+決策支持
標準:在二段工程基礎上,擴大信息化的縱深度和寬度。一個訂單,從核價報價到產品交付,一切都有企業內控標準,整個過程都有信息記錄,而且信息流是流暢無阻礙的,并能通過信息再生利用,展開精細化管理。
標準:在二段工程基礎上,擴大信息化的縱深度和寬度。一個訂單,從核價報價到產品交付,一切都有企業內控標準,整個過程都有信息記錄,而且信息流是流暢無阻礙的,并能通過信息再生利用,展開精細化管理。
1)每筆業務訂單的成本構成,生產過程耗時,損耗等,并自動生成員工績效工資。
2)通過客戶業務數據的比對分析,判斷趨勢,優化業務結構,支持企業決策。
3)通過生產過程數據的比對分析,優化完善生產過程管理,降低成本,提升效率。
點評:這樣的系統是真正的生產力要素,已經不是簡單的軟件系統,是企業開疆擴土的利器。
四段工程:業務信息流+生產技術信息流=智能生產模式
標準:印刷企業要從傳統制造企業蛻變為現代化的智能制造企業,要解決一個關鍵問題:業務管理信息流和生產技術信息流的無縫集成,企業不存在“信息孤島”,最終走向智能制造。智能制造的最高境界是,人只是生產的組織者,由智能化的生產系統完成生產。具體標準描述為:
1.印刷稿件要同生產任務信息綁定,在信息化系統中自動流轉;
2.信息化系統要與印前工作流程集成,以提高效率減少差錯。
3.信息化系統不但要負責處理印刷技術文檔的流轉,而且要與印刷機和印后設備進行集成,將生產技術信息傳遞給生產設備,讓生產設備自動執行。
點評:IT技術給工業化注入強勁動力,讓實現智能化生產成為可能。有了這樣的系統,在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上可以實現質的飛躍,形成企業強悍的核心競爭力。
五段工程:網絡業務平臺+線下智能化生產系統=優質云印刷商
標準:工廠在智能化生產基礎上,再插上互聯網翅膀。具體描述為:
1.由網絡業務平臺處理對外的大部分業務管理事務。
2.網絡業務平臺與線下系統無縫集成,自動完成訂單審核、訂單分類,云上云下一體化。
3.與供應單位和外協單位的業務往來通過互聯網進行協同。
點評:云印刷商的功夫在于云下。內功不扎實,光憑花拳繡腿,一定成為江湖笑話。內功的關鍵還是管理,管理必須依靠信息化。
對比一下,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走到哪一步了?
想搞信息化工程建設的老板,你準備搞成第幾段?